六年級讀后感:《穆堂路紀(jì)事》-讀后感_650字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拜讀羅冬平老師《穆堂路紀(jì)事》系列文章后,我的體會可用三個詞來總結(jié):回憶、歷史、樸實。
今晚參加活動的書友中有一部分曾經(jīng)在穆堂路居住過,比如我,還有羅老師的同學(xué)們。對我們而言,穆堂路不僅是一個地名,一條街道,更是一種生活,一段回憶?!侗谆ā?、《小人書》、《露天電影》、《過大年》等文章所描繪的,60后、70后誰沒有吃過看過欣賞過經(jīng)歷過?在物資匱乏、精神貧瘠的年代,是這些給生活增添樂趣。張萍老師惋惜自己的小人書遺失了,我則失笑于自己覺得爆米花師傅撬開閥門的模樣比踩著五彩祥云的英雄還耀眼,還有回味糖酥豆以及看新兵帶紅花的激動。這種共鳴,也正是地緣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
羅老師的文章不僅是在喚醒回憶,更是在記錄歷史。如《票證時代》,介紹了票證的功能和時代背景,輔以圖片展示,還生動敘述了兄弟仨合作買肉的經(jīng)歷。讀者通過這些圖文,能了解和重溫那段歷史。又如《路名的起源》,通過穆堂路的數(shù)次更名反映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
羅老師的文章很樸實。沒有鋪陳華麗的詞藻,沒有炫耀花哨的技巧,就是用平實的語言踏踏實實講述我們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信手拈來,從容自如。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很樸實。過大年熱鬧的是濃厚親情、辦年貨考驗的是生活智慧、“邀會”湊齊的是鄰里間的彼此信任和互相幫助,展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
“回憶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通過穆堂路的人和事作為一個縮影,感受國家的巨大變化,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社會總體穩(wěn)定和諧”,羅老師的這段話,正是他的創(chuàng)作初心。期待羅老師再出新篇,讓更多撫州人了解撫州,熱愛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