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天”的詩句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出處】唐·鄭谷《柳》
【譯文】江橋邊柳色如煙,春雨瀟瀟,山路上綠柳掩映著紅杏粉桃,春色多嬌。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出處】唐·韓愈《題百葉桃花》
【注釋】百葉:指百葉桃,桃花的一種。晚:指盛開將謝之時。見:同“現(xiàn)”。玲瓏:嬌艷美麗。
【譯文】百葉桃花開到將謝時顏色愈加鮮紅,探頭探腦像要伸入窗內,在綠竹的映襯下,模樣顯得格外玲瓏。
碧紗窗外黃鸝語,聲聲似愁春晚。
【出處】宋·方千里《齊天樂》
【譯文】碧紗窗外有黃鸝啼鳴,一聲聲好像是在為春天將要逝去而發(fā)愁。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
【出處】唐·楊凌《句》
【譯文】南邊園里的桃李花已經凋落盡,春風還在寂寞地搖動著空空的花枝。
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
【出處】唐·劉禹錫《春日抒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揚八二庶子》
【注釋】芳菲:花草散發(fā)的芳香。游絲:春天昆蟲吐出的細絲,因其常隨風飄蕩于空中,故稱游絲。
【譯文】野草閑花競相開放,香氣撲鼻,大地好像鋪上了一層紅色的錦緞;游絲在空中撩亂飛舞,蔚藍的天空好像罩上了一層碧色的綺羅。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出處】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譯文】林邊的落花掃了之后不久又落了一層;小徑上的青草經過人們的踩踏,很快又長了出來。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出處】唐·劉眘虛《闕題》
【注釋】眘:讀shèn。
【譯文】崎嶇山道,盤旋而上,被蒼茫云海遮掩;春色可喜。明麗悠遠,與清清溪流一樣綿延不斷。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出處】唐·杜甫《絕句二首》
【注釋】融:指凍土融化。
【譯文】天暖泥融,燕于忙于銜混作巢,飛來飛去;春溫沙暖,鴛鴦貪睡,臥于沙中遲遲不起。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出處】唐·杜甫《絕句二首》
【注釋】江:此指四川成都錦江。逾:更加。
【譯文】錦證碧波蕩漾,白色水鳥掠過,對比中更顯潔白;春山青翠欲滴,紅艷艷的山花盛開,掩映間似火被燃。
紅人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出處】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譯文】桃花初綻微紅,顯得格外嬌嫩;柳葉剛泛青綠,顯得特別清新。
春去花無跡,潮歸岸有痕。
【出處】宋·陳與義《泛舟入前倉》
【譯文】春天逝去,鮮花消失得無影無蹤;潮歸大海,卻在岸上留有沙痕。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出處】唐·劉方平《夜月》
【注釋】偏:偏偏,這里有突然、出乎意料的意思。新:初,剛。
【譯文】今夜突然感到春氣已經變暖,昆蟲的鳴聲第一次透過綠色的窗紗傳到屋子里來。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出處】唐·李益《度破訥沙二首》
【注釋】總有:縱有、雖有。
【譯文】不能說塞北沒有春天到來,但由于遍地風沙,不見青草,縱有春天到來,一切沒有變化,又從哪里看到春天呢?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出處】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注釋】南園:李賀故居附近的田園,故址在今河南省宜陽縣三鄉(xiāng)鎮(zhèn)。乳燕:雛燕。
【譯文】乳燕學飛從新漲的春水上掠過,小尾的黃蜂在花叢中撲花后歸來。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出處】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注釋】繁枝:盛開的花。嫩蕊:含苞待放的花。
【譯文】枝頭盛開的花已紛紛謝去,無法挽留,只希望含苞待放的嫩朵緩緩吐蕊,不要一往而盡。
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
【出處】唐·儲光羲《寄孫山人》
【譯文】仲春二月,從新林乘一葉扁舟而還,一江春水漲滿清江,滿山的花卉爭相怒放。
柳絲裊裊風繅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出處】唐·白居易《天津橋》
【注釋】裊裊:纖長柔弱,搖曳擺動的樣子??塠sāo]:原義是抽繭出絲,這里只用抽出意。草縷:一縷縷如線的嫩草。茸茸:柔軟細密的樣子。
【譯文】如絲的柳條纖細柔長,像是春風抽出來的;如線的草縷細密柔軟,像是春雨剪整齊的。
春山葉潤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出處】南宋·楊萬里《題黃才叔看山亭》
【注釋】葉潤:草木枝葉潤澤。瘦:形容山上草木凋零,山石嶙峋的樣子。黯黯:昏黑的樣子。【譯文】春天滿山草木蔥蘢,枝繁葉茂,顯得豐滿;秋天山中草木凋謝,山石畢現(xiàn),顯得清瘦;雨天的山顯得昏暗,晴天的山則變得格外秀美。
春且??!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出處】南宋·辛棄疾《摸魚兒》
【注釋】見說:聽說。
【譯文】春天啊,且停住你回去的腳步!聽說那延伸到天邊的芳草,已經掩沒了你的歸路。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出處】北宋·王安石《春夜》
【譯文】滿園春色撩起無限惆悵煩惱的情思,令人難以成眠;夜深了,明月西斜,逐漸把一樹花影悄悄地移上了欄桿。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出處】北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注釋】春陰:春天的朗云。幽花:開放在幽僻處的花朵。
【譯文】春天的陰云籠罩在原野上,青青的春草長得很茂盛,有時可以看見幽僻的郊野里,閃出一樹明媚的花朵。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出處】北宋·蘇軾《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注釋】人:指具有閑情逸致的人。
【譯文】暮春季節(jié),杏花紛謝,散亂地飛入簾中,明月從窗戶灑入,像是在尋訪有閑情逸致而尚未入眠的人。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處】南宋·釋志南《絕句》
【注釋】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開放時的春雨。楊柳風:指楊柳枝條剛剛發(fā)青時的春風。
【譯文】杏花開放時的春雨非常細微,沾在衣服上僅能帶來濕氣;柳枝泛青時的春風非常輕柔,吹到人臉上一點也不覺得寒涼。
春深喬木綠陰齊,北舍南村只隔溪。孤舟隨風獨來往,楊花撲過小橋西。
【出處】清·曹爾堪
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
【出處】唐·張友正《春草凝露》
【譯文】顏色深青的芳草無邊無際,草葉含著露水珠兒,叢立在春天的原野上。春草蒼蒼,在明媚的春光中含露而立,畫面清新。
簾外新來雙燕,珠閣瓊樓穿遍,香徑得泥歸,飛蹙池塘波面。
【出處】宋·晁沖之《如夢令》
【注釋】珠閣:飾有珠玉的樓閣。瓊樓:瑰麗堂皇的樓宇。香徑:散發(fā)著落花香氣的小徑。蹙[cù]:皺。
【譯文】窗簾外面新近飛來一對紫燕,輕捷地把華麗的亭臺樓閣穿遍。它們從散發(fā)著落花余香的小徑上銜得春泥而歸,低飛掠過池塘,拂皺了一池春水。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出處】北宋·黃庭堅《清平樂》
【注釋】寂寞無行路:冷冷清清地看不見她行走的道路。?。赫Z助詞,表示動作的進行,“喚取”即“喚”。
【譯文】春天回到哪里?不知道她寂寞地走向哪條道路。若是有人知道她的去處,招呼她回來同住。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出處】北宋·梅堯臣《蘇幕遮》
【注釋】了:結束。翠色:嫩綠的草色和柳色。和煙老:隨著暮煙顏色越來越深。和:隨,同。老:指濃,深。
【譯文】當梨花落盡的時候,春天又結束了。夕陽灑遍大地,青翠的草色、柳色,隨著暮靄逐漸變成深綠。
野鳧崛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出處】北宋·梅堯臣《東溪》
【注釋】野鳧[fú]:野鴨。
【譯文】野鴨在溪岸邊臥眠顯得安靜閑適,枯老的樹枝開了花便不再丑陋。
薄薄春云籠皓月,杏花滿地堆香雪。
【出處】宋·劉兼《春夜》
【注釋】籠:罩,遮。皓月:明月。
【譯文】一片片淡薄的春云,輕擁著明亮的圓月;滿地凋落的杏花,有如堆積著芬芳的白雪。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出處】宋·晁[cháo]沖之《春日》
【注釋】趁:追逐,追趕。
【譯文】鵝、鴨不知道春光已盡,爭相隨著流水去追逐飄落的桃花。
流鶯自惜春將去,銜住飛花不忍啼。
【出處】清·舒瞻《偈占》
【譯文】流鶯因為惋惜春光將要逝去,所以用嘴銜住飛花,不忍啼鳴。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
【出處】南宋·辛棄疾《粉蝶兒》
【譯文】近日春意正濃,和風細雨使得一枝枝花朵盛開,花瓣肥厚滋潤,就像十二、三歲的女孩初學繡花時繡出的花朵一樣。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出處】南宋·張栻《立春偶成》
【譯文】四季循環(huán)反復,過年的那個時候冰霜很少。春天降臨人間,草木首先感知。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出處】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譯文】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獨自縱馬游覽,馬蹄踏著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著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