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議論文:莊子撐起的世界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據(jù)說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zhèn)江金山寺,他問當時的高僧法磐:“長江中船只來來往往,這么繁華,一天到底要過多少條船啊?”法磐回答:“只有兩條船”。乾隆問:“怎么會只有兩條船呢?”法磐說:“一條為名,一條為利,整個長江中來往的無非就是這兩條船”。但是古往今來的漫漫長路之上,總有那么幾條“船”是不同的,而莊子就是其中之一。
與其他先秦諸子將眼光著落于短暫而有效的現(xiàn)實社會不同,莊子一開始就企圖尋找一個可以擺脫現(xiàn)時社會困境的途徑。因此,莊子鄙棄人間的世俗道德、功名利祿,以達到逍遙自適的境界,寧可曳尾于爛泥之中,也不愿為示顯骨殼高貴而犧牲性命。但在我看來那里是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是一種難以理解的豁達。他包容萬千,將一切化為烏有。
但是,雖不了解,我們仍然可以跟著他一同去看看。
《秋水》,秋水暴漲,大大小小的河流都灌注黃河,水流寬闊,不辯牛馬,河伯便欣然自喜,他順著水流向東,看而不著邊際,于是他便感慨萬千。對于井底之蛙不能談論大海,因為它受住處的限制;對于夏天的蟲子不能敘述冰雪,因為它受時間的限制。而河伯從河岸里走了出來,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tài),所以他才能看見大海。書讀的多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視野廣了,才知道自己主觀的狹隘,要跳出這種狹隘,就得多多參加實踐活動,以去除自己的孤陋寡聞。而不是一味地讀“圣賢書”,紙上得來的終是別人的,實踐過的才是自己的。
一生孤傲的莊子視富貴榮華有如敝履,在他眼中,向來都是“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如此,也只得“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了。可即便是這樣,他也有朋友。那便是惠子,他可謂莊子契友。妻子去世也要擊瓦缶而歌的莊子,卻為惠子之死感到如此遺憾,以匠石運斤表達自己“無以為質,無與言之”。朋友就是要交知己者,以書為友,方知古今;以人為鏡,可明得失。
后世嵇康不拘禮教的人格表現(xiàn);陶淵明寧“采菊東籬下”,也“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蘇軾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能夠臨危不懼,依然曠達自適,可見莊子濡染至深。在今天,我們仍然受莊子的熏陶和濡染。
《莊子》不是一部書,而是一個世界。一個莊子用桀驁不馴和卓爾不群的人格魅力撐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