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發(fā)米:憫人為小愛,憫國為大愛【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踞屃x】屈原把自家的大米送給貧苦的百姓?!練v史典故】詩人屈原在幼年時期就有悲天憫人的情懷。當時正逢連年饑荒,屈原家鄉(xiāng)的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時有沿街乞討、啃樹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見之不禁傷心落淚。一天,屈原家門前的大石頭縫里突......
-
不食無主之梨:為原則而生的人【出處】《元史?許衡傳》?!踞屃x】不吃無人看管的梨。比喻一個人能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恪守自己的行為和操守。【歷史典故】南宋末年有一個年輕人名叫許衡,因聰明勤奮而在當地頗為知名。一次,許衡獨自趕路,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天,烈日像火球一樣炙烤著大地。許衡由于長時間趕路而汗......
-
子產放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出處】《孟子?萬章上》?!踞屃x】子產:春秋時,鄭國人,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形容人心地善良?!練v史典故】春秋時期鄭國有一個賢大夫公孫僑,字子產,心地仁厚。他常濟貧并救人于危難,喜歡行善,特別是從不殺生。一天,一個朋友送給......
-
"出處:宋.王辟之《繩水燕談錄?文儒》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閥,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釋義:“開卷”就是翻開書,表示讀書。比喻讀書有好處。故事: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時候,各地還存在著一些割據政權。統(tǒng)一全國的任務,直到他的弟弟趙光義當皇帝后才完成。趙光義即位后改......
-
田稷退賄的典故:父母的教誨是你一生的財富【出處】《列女傳》。【釋義】賄:賄賂。比喻用給予報酬來收買某人以達到個人目的不良行為。【歷史典故】田稷,戰(zhàn)國中期齊國人,深得齊宣王信任,拜為相國。三年后,田稷辭官回家,下屬送給他黃金百鎰。田稷把黃金帶回家,獻給母親。母親問他說:“你做三年宰相,不會有這么......
-
肝膽相照的典故:君子之交淡如水,誠而交心【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和(宋代)趙令畸《侯鯖錄》。【釋義】肝膽:借指真心誠意。比喻待人忠誠真摯,不耍心機,不玩權術?!練v史典故】西漢初年,有一個叫蒯通的人,他足智多謀,很善于分析形勢,為人出謀劃策。他所處的時代,正值楚漢相爭之際,楚王......
-
雞鳴狗盜的典故:行行出狀元,切忌妄自菲薄【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釋義】鳴:叫;盜:偷東西。雞叫狗偷都不是高雅的事情,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練v史典故】戰(zhàn)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為他們......
-
老牛舐犢的典故:父母一生的牽掛【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踞屃x】舐犢:老牛舔小牛。像老牛舔小牛那樣的親子之愛般情深。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也比喻對自己喜愛之物的珍視?!練v史典故】楊修自視甚高,經常以自己的智慧揣摩曹操的心意。“一合酥”、“門中有活”的故事,無不體現了楊修的智慧......
-
人琴俱亡的典故:睹物思人,無法分割的兄弟情誼【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踞屃x】琴:古琴;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人去世了,琴的音調也不再美妙了。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痛心情?!練v史典故】王徽之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他性格豪放超脫、不受約束,為人十分灑脫。他有......
-
倚門倚閭的典故:母愛是滋潤你生命的水【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六》?!踞屃x】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練v史典故】戰(zhàn)國齊湣王時,燕、秦等國聯合攻齊,燕將樂毅領兵侵入齊都臨淄,齊湣王逃亡衛(wèi)國。楚國派大將淖齒率領軍隊前去援助齊國,其實楚國并非真心救齊,淖齒殺死了齊湣......
-
孺子牛的典故:父親是你最堅實的依靠【出處】《左傳?哀公六年》。【釋義】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后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練v史典故】春秋時期的齊國是一個比較強盛的國家。齊景公是齊國國君在位時間較長的一個。他有6個兒子,他最喜愛的是小兒子晏孺子。晏孺子長得......
-
狗尾續(xù)貂的典故:適時收手,也是一種完美【出處】《晉書?趙王倫傳》?!踞屃x】續(xù):續(xù)接;貂:一種皮毛珍貴的動物,古代皇帝的侍從用貂尾裝飾帽子,由于封官太多,以致貂尾不足,只好用狗尾代替。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練v史典故】晉武帝司馬炎死后,兒子司馬衷繼位,他對朝政......
-
欲擒故縱的典故:軟化敵者情緒,伺機而行【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釋義】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縱:放開。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練v史典故】東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晉將石勒聞訊后,打算消滅王浚。但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
-
田忌賽馬的典故,成語田忌賽馬的故事【出處】《史記》。【釋義】田忌用孫臏的計謀在賽馬中贏了齊王。表現了孫臏細致的觀察能力和運籌能力?!練v史典故】戰(zhàn)國時候,齊王經常要田忌和他賽馬,規(guī)定每個人從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馬中各選一匹來比賽。由于齊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
唇亡齒寒的典故_成語唇亡齒寒的故事【出處】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解釋】亡:失去。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關?!練v史典故】春秋時候,諸侯征戰(zhàn)不斷,晉國是當時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
-
兵不厭詐的典故:誠信并非靈丹妙藥【出處】(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難一》?!踞屃x】厭:嫌惡;詐:欺騙。作戰(zhàn)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比喻在戰(zhàn)爭中要善于用計迷惑對方,也就是說,對敵人不能太講誠信,要使敵人防不勝防?!練v史典故】漢安帝在位期間,羌族部落經常侵擾漢朝邊境,有一次竟然把漢朝的武都......
-
以逸待勞的典故:養(yǎng)精蓄銳,又可占先機【出處】《孫子?軍爭》?!踞屃x】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zhàn)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yǎng)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予迎頭痛擊?!練v史典故】漢光武帝劉秀剛建立東漢政權時,全國還未完全統(tǒng)一。公元30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
-
破釜沉舟的典故:背水一戰(zhàn),置之死地而后生【出處】《戰(zhàn)國策?趙策一》?!踞屃x】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練v史典故】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公元前458年(已進戰(zhàn)國時期),晉定公病死。定公死后,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伯獨攬朝政大權,成為......
-
圍魏救趙的典故:兩點之間,“曲線”最短【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釋義】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zhàn)術。【歷史典故】齊威王三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魏將龐涓認為中......
-
諸葛亮反客為主的典故:先聲奪人居上方【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踞屃x】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練v史典故】三國時,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敗退,無力反擊,大有坐以待斃之勢。以劉備個人的力量,絕對無法與曹操相抗衡,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與江東的孫權聯手。此時,諸葛......
-
捉襟見肘的典故,捉襟見肘的成語故事【出處】(先秦)莊周《莊子?讓王》?!踞屃x】襟:衣襟;肘:胳膊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歷史典故】曾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孔子的弟子,學識廣博。他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雖然逍遙自在,但很清苦。據說,他在衛(wèi)國居住時,生活......
-
退避三舍的典故,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踞屃x】舍:古代行軍時以三十里為一舍。意思是主動退軍九十里。比喻主動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練v史典故】春秋時期,晉國發(fā)生了內亂,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
-
暗度陳倉的故事,成語暗度陳倉的典故【出處】(元代)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踞屃x】度:通“渡”;陳倉:古代的地名,今陜西寶雞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比喻正面迷惑敵人,而暗中從側翼對敵人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歷史典故】秦朝被推翻的時候,勢力最強的項羽企圖獨霸天下,他對一般將領都沒......
-
出處《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釋義:表示生活美滿、安定。故事: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fā)。白胡子的小老頭兒;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
-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宣乎!釋義:“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來表示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或過高地估計自己。故事: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
-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曰:“蜀愿得歸,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釋義:表示慢慢地走,當作坐車故事:戰(zhàn)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顏蜀。齊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進宮來。顏蜀隨隨便便地走進宮內,來到殿前的階梯處,見宣王正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行進。宣王見了很奇怪,就呼喚......
-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贬屃x:“韋”是熟牛皮;“韋編”指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竹簡書?!叭笔歉艛担硎径啻?“絕”是斷的意思??鬃訛樽x《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后人用“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加以概括。用來形容讀......
-
出處:《史記?季布來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釋義:“諾”,許諾,諾言。一句許諾就價值千金。比喻說話算數,講信用。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
-
【出處】《宋史?李垂傳》。【釋義】趨:奔走,巴結;炎:熱,顯赫,指權勢;附:依附,依靠。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用于指斥那些巴結、投靠有權有勢者的行為?!練v史典故】李垂,字舜工,山東聊城人,北宋官員。咸平年間考中進士,先后擔任著作郎、館閣校理等職。他曾編寫了三卷《導河形勝書》,對治理舊河道提出......
-
【出處】《晉書?隱逸傳?夏統(tǒng)》。【釋義】本義為“木頭人,石頭心”,比喻人全無感情,不為外物所動?!練v史典故】晉朝有個名士叫夏統(tǒng),會稽人,是位超凡脫俗的隱士。他多才善辯,很有名氣。當時,許多人勸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了。一次,他來到了京城洛陽,太尉賈充聽說了,便想利用他的才學和名望來擴充自己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