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议论文素材:珍惜时间》 <p>(1)引言</p><p>时间无情稍纵即逝。然而,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却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有人把时间比作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是的,只要辛勤耕耘,它将献给劳动者以甜美的果实。</p><p>(2)事实论据</p><p>异曲同工</p><p>明代有两位先生,一位名叫文嘉,他写了一则《今日歌》;另一位叫钱福,他写了一则《明日歌》。讲的都是要珍惜时间,有异曲同工之妙。现抄录下下:</p><p>今日歌</p><p>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天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p><p>明日歌</p><p>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错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p><p>歌德的财产</p><p>歌德是德国的大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写出了《浮士德》、《葛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世界名著。他从不肯白白浪费时间。曾经说:&quot;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到充裕的时间。&quot;他终日刻苦读书,不倦写作。有位朋友曾问他有多财产,他在纸上写道:</p><p>我的产业多么美,</p><p>多么广,多么宽!</p><p>时间是我的财产,</p><p>我的田地是时间。</p><p>富兰克林的时间表</p><p>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为自己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五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quot;我这一天做了什么好事?&quot;上午八点至十一点,下午二点至五点,工作;中午十二点至一点,阅读,吃午饭;晚六点至九点,用晚饭,娱乐,考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quot;我今天做了什么好事?&quot;</p><p>朋友劝富兰克林说:&quot;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辛苦&hellip;&hellip;&quot;</p><p>&quot;你热爱生命吗?&quot;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说:&quot;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quot;</p><p>(3)理论论据</p><p>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p><p>中国谚语</p><p>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p><p>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p><p>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p><p>孙中山《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p><p>少不勤苦,老必艰辛。</p><p>宋?林逋《省心录》</p><p>时间是人所能花费的一种最贵重的东西。</p><p>[古希腊]泰奥弗拉斯托斯</p><p>赢得时间的人就是赢得了一切。</p><p>[英]狄斯累里《汤克雷德》</p><p>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p><p>晋?王褒《高句丽》</p><p>日月逝矣,岁不我与。</p><p>《论语?阳货篇》</p><p>只有今天可贵,紧紧抓住在手。</p><p>陶行知《今天》</p><p>最大的牺牲是时间的牺牲。</p><p>[古希腊]安梯丰</p><p>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p><p>西班牙谚语</p><p>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p><p>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p><p>你热爱生命吗?那就不要挥霍时间,因为它是构成生命的材料。</p><p>[美]富兰克林《格言历书》</p><p>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p><p>[俄]列夫?托尔斯泰《三个问题》</p><p>金钱买不到时间。</p><p>德国谚语</p><p>黄金有价,光阴无价。</p><p>中国谚语</p><p>男儿奋发贵乘时,莫待萧萧两鬓丝。</p><p>《革命烈士诗抄?朱学勉诗》</p><p>时不可贵,机不可失。</p><p>《隋书?刘蚊传》</p><p>时间就是生命。</p><p>鲁迅《门外谈》</p><p>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p><p>《论语?微子》</p><p>时是有进无退的,时是一往不返的。</p><p>李大钊《时》</p><p>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p><p>李大钊《时间的浪费者》</p><p>时间是世界的灵魂。</p><p>毕大哥拉斯</p><p>时间:人一直试图打发的东西,但结果是它打发人。</p><p>[英]斯宾塞《定义》</p><p>抛弃时间的人,也将被时间抛弃。</p><p>美国谚语</p><p>就在我们说话的当儿,无情的时间已经溜走。</p><p>[古罗马]贺拉斯《歌集》</p><p>拖延是时间的盗贼。</p><p>英国谚语</p><p>醒来吧--你的良宵已经来临!醒来吧--每一瞬间都贵如黄金!</p><p>[俄]普希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p> 网站名称:九猫作文网 文章来源:https://www.9mcr.com/kaochangsucai/71846.html